1. 題目描述
老師想給孩子們分發糖果,有 N 個孩子站成了一條直線,老師會根據每個孩子的表現,預先給他們評分。
你需要按照以下要求,幫助老師給這些孩子分發糖果:
每個孩子至少分配到 1 個糖果。
相鄰的孩子中,評分高的孩子必須獲得更多的糖果。
那么這樣下來,老師至少需要準備多少顆糖果呢?
示例 1:
輸入: [1,0,2]
輸出: 5
解釋: 你可以分別給這三個孩子分發 2、1、2 顆糖果。
示例 2:
輸入: [1,2,2]
輸出: 4
解釋: 你可以分別給這三個孩子分發 1、2、1 顆糖果。
第三個孩子只得到 1 顆糖果,這已滿足上述兩個條件。
2. 思路
構造一個數組,記錄每個孩子的分得的糖果數,初始化為1。利用動態規劃,
dp[i] = dp[j] + 1, 當ratings[i] > ratings[j],且 i = j-1 或 i= j+1。
- 從左向右遍歷得分數組,保證一個方向上,得分高的孩子糖果多
-
從右向左遍歷得分數組,保證另一個方向上,得分高的孩子糖果多。
但是需要注意一點,如果有中間的孩子得分最高,如[1,3,2,2,1],那么在從左到右便利的過程中,第二個孩子(得分為3)獲得糖果會加上1。從右到左遍歷的過程中,第二個孩子(得分為3)獲得糖果還會加上1,其實我們發現第二個孩子有兩個糖果就可以滿足條件,因此在第二遍遍歷的時候,需要加上一個判斷條件,即當前孩子的糖果數是否已經滿足條件了。
2.1 Python代碼:
class
Solution
(
object
)
:
def
candy
(
self
,
ratings
)
:
""" :type ratings: List[int] :rtype: int """
if
ratings
==
None
:
return
0
lenth
=
len
(
ratings
)
dp
=
[
1
for
i
in
range
(
lenth
)
]
sum
=
0
for
i
in
range
(
1
,
len
(
ratings
)
)
:
if
ratings
[
i
]
>
ratings
[
i
-
1
]
:
dp
[
i
]
=
dp
[
i
-
1
]
+
1
for
i
in
range
(
len
(
ratings
)
-
2
,
-
1
,
-
1
)
:
if
ratings
[
i
]
>
ratings
[
i
+
1
]
and
dp
[
i
]
<=
dp
[
i
+
1
]
:
dp
[
i
]
=
dp
[
i
+
1
]
+
1
for
i
in
range
(
lenth
)
:
sum
+=
dp
[
i
]
return
sum
更多文章、技術交流、商務合作、聯系博主
微信掃碼或搜索:z360901061

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
QQ號聯系: 360901061
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,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,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、5元、10元、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,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,站長非常感激您!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: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,切換到微信,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,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。
【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】元
